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第259章二五九章
“敢问二位在入翰林前,入翰林后,分受教于何人?”
“怎么问起这个了?”
沈奚有些诧异,但对于苏时雨,他是没什么好避讳的,“三岁跟着府里先生习字,五岁起跟着我爹学四书五经,之后经史子集各类杂书念了个遍,十一岁入翰林院——”
撑起额稍想了想,“翰林学士虽众,但那年头,常授学的只有两人,文远侯与晏太傅。”
彼时齐帛远是翰林院掌院,晏太傅是太子之师,由他二人授学理所应当。
柳朝明亦不解苏晋为何问这个,沉默了一下,道:“儿时受教于柳氏门下,十一岁拜老御史与文远侯为师,十三岁入的翰林。”
大随立朝伊始,皇家与门阀之间尚不似今日这般泾渭分明。
翰林院初设,与其说是天子书院,不如说成专供贵胄子弟进学的私塾。
初初一批子弟里,虽囊括了七位皇子,贵族公子却有十余之众。
沈奚与柳昀因为年纪小,本不该随这初一批子弟入翰林进学的。
奈何少年人的锋芒,若不刻意压,真是藏也藏不住。
景元十二年,齐帛远将他二人领到文华殿,要录为翰林学生。
晏太傅看两位小公子一脸稚气尚未洗去,忍不住质疑齐帛远的眼光,说:“这样吧,老夫出一道策问,你二人半个时辰内能答出即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