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在大将军府上的这一番直言敢谏之举,最终也让李素大致看明白了这段史书原本未载的平叛决策,为何最终还是出了那么大的纰漏。
袁绍这人,大战略其实是没问题的,眼光也是真的不错。
但亏就亏在不知最底层民间疾苦,不知道穷人和“小人”
的想法,这方面缺乏同理心。
包括后来曹操给袁绍的那句“干大事而惜身,见小利而忘命”
的评语,说到底其实也是这个原因——袁绍其实知道什么是大事,也知道什么是该干的。
但到了要下注的时候,他又舍不得下那么大的本钱,觉得赔率有问题。
然后就被更豪爽更果断的曹操抢走了投资机会。
眼下本该果断想办法勒紧裤腰带筹钱,要不就别征南匈奴。
但他却把心思花在“如何不给钱,咱跟羌渠单于谈谈效忠大汉的企业文化,谈谈996福报,谈谈使命愿景价值观”
上面。
不是说不能谈使命愿景价值观,而是愿景只能说服单于这种拿分红的人,这些人有远志,能够管理自己的欲望,延迟满足。
而南匈奴底层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“三和大神”
,你给他拿月薪他都觉得你黑厂呢,恨不能只接工资日结的活,谈愿景那就更是黑厂中的黑厂了。
当然袁绍的礼贤下士、仗义助人,这些都不是假的。
但关键在于,你先得是个“士”
。
寒士好歹也是士啊,得识字。
跟“士”
打交道打多了,就容易产生“君子言义不言利”
的思维惯性、路径依赖,觉得对付所有人都能跟对付“士”
一样招数。
而贫苦农民、大头兵要什么,想什么,就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。
……
离开大将军府,李素心中也是有些惆怅。
说到底,还是现在地位太卑微,他跟刘备一个比三百石一个正三百石,说啥也没人听啊。
不过好在话已经说过了,直言敢谏的印象也在这几个大人物之间传开了。
加上袁绍虽然不纳忠言,但好歹还讲究“礼贤下士”
的面子,所以对刘备和李素表面上还是挺客气的,大伙儿也就没有受到责难。
而且,等到将来,事实的展证明了征南匈奴这一决策的失误,李素的正确性也能得到进一步的背书。
这样一来,刘备会更相信李素的智商。
而沮授对袁绍的好感,也会提前留下一道裂痕,对李素和刘备的好感度却会略微此消彼长。
收获了这几点好处,今天这顿舌战就算没白扯。
一行人惆怅地走到街上,离开大将军府门已经走出三四十步了,这时,背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:“沮先生请留步。”
沮授三人回头看去,原来是曹操。
曹操如今跟何进的关系也算比较心腹,所以事儿谈完之后,他比沮授、刘备要晚退场一会儿。
应付完了那些繁文缛节之后,才匆忙追赶出来的。
妻子背叛,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!一个离奇的梦境,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!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!李胜平奋起反击!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,这才发现,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!斗争才刚刚开始!...
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,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,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,无相诀。自此以后,且看林风嬉戏花丛,逍遥都市!...
阴错阳差中,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,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...
他们都是草根出生,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,但一个清廉,一个腐败,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...
周胜利大学毕业后,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,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。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,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,调岗离任,明升暗降,一路沉浮,直至权力巅峰...
普通人只要有机会,也可以封侯拜相。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,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。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。...